12月17日至20日,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組織師生們進行2020年“黨建和思政教育實踐暨浙中調查”活動,來自金融系的330余名師生們分赴武義履坦、武義西聯、浦江檀溪、浦江虞宅四個鄉鎮的16個鄉村,圍繞鄉村振興、生態經濟等主題開展田野調查。
在鄉鎮干部、駐村干部、村民的積極支持下,師生們走訪農戶并完成入戶問卷455份,以及行政村調查問卷16份,進行20場次鄉間聯合黨課和思政課,獲得了大量鮮活的科研數據資料。在干凈整潔的鄉村穿巷入戶與村民的攀談中,在邊走邊聽村干部介紹村子的建設和發展變化過程中,在與鄉鎮干部、村干部的互動交流中,在聆聽一場場接地氣的聯合黨課和思政課之后,師生們切身體驗到浙中新農村建建設取得的成就,收獲到對鄉村振興的真切認識。
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院長馬洪表示,浙中新農村在鄉村法治、發展規劃、資源盤活等方面充分彰顯了活力和成績,師生們通過“浙中調查”促進“雙學雙融”,對鄉村振興這個大政方針在基層的落實有了更直觀的認識,實踐指導理論認識更深刻,也讓廣大師生對金華“第二故鄉”這片熱土有更深厚的感情,校地共建黨建思政基地發揮協同效應,共同服務于金華區域社會發展。
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黨委副書記孔德民提到,“浙中調查”大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,廣大學子通過田野調查,更深入地了解到鄉村振興戰略這一國策的貫徹落實,對培養學生家國情懷、扎根基層、服務社會有著切實意義,廣大青年是國家建設的未來中堅力量,當下在學生心中播下種子,今后一定會繁花遍野,碩果喜人。
思政教師王婷提到,帶領同學們到鄉村基層調研,并開展思政課現場教學,效果很好;同學們結合親身所見所聞,在鄉間來聽講思政課,體悟更鮮明,對理論的理解也更深入。董丹娜同學說,在書本上、課堂里、專題報告會上、新聞媒體上看到和聽到“鄉村振興”戰略,了解到這是國家戰略部署之一,今天到鄉村圍繞這個主題開展田野調查,聽村干部和村民向我們用最平實樸素的話語來講自己村子的新變化、新成績,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鄉村振興的戰略意義,更燃起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不斷奮斗的激情。
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“黨建和思政教育實踐暨浙中調查”已連續開展三年,深入金華9個縣(市、區)基層鄉村,持續開展“浙中調查”品牌調研活動,獲得浙中區域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最新統計數據,形成科研新成果,為金華和浙中區域發展決策提供參考,充分發揮高校服務地方社會的效能。
新聞鏈接:http://jinhua.zjol.com.cn/jinhua/system/2013/10/11/017124389.shtml